<track id="6d8vn"></track>

  • <samp id="6d8vn"></samp>

      <samp id="6d8vn"></samp>

      1. <tbody id="6d8vn"></tbody>

        <samp id="6d8vn"><ins id="6d8vn"><u id="6d8vn"></u></ins></samp>
          1. 國家發改委: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

            欄目:行業信息 發布時間:2023-05-30

            5月17日,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,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:當前,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,下一步,我國將持續完善政策措施,提高技術創新能力,構建新型產業生態,推動產業融合發展,完善基礎設施體系,深化開放交流合作,不斷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,同時,多措并舉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,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
            據孟瑋介紹,近年來,在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。2012-2022年,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均復合增速達到87.2%,產銷量連續8年居全球首位。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,2023年前4個月產銷量分別達到229.1萬輛和222.2萬輛,同比均增長42.8%。從月度走勢看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速呈現低開高走、不斷加快的態勢;前2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增長16.3%、20.8%,3月份產銷量分別增長44.8%、34.8%,4月份產銷量均增長1.1倍,可以說總體依然延續快速增長態勢。

            回顧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歷程,特別是最近幾年,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。14億多人口的生產生活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,催生了對新能源汽車的巨大需求,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在市場空間。從供給側看,經過多年持續努力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升、產業體系日趨完善、企業競爭力大幅增強,不斷推出順應消費升級趨勢的新產品新服務,供給體系對需求的適配性不斷提升,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得到消費者認可。

            換道 領跑汽車能源轉型

            面對汽車工業百年累積的技術高墻,中國汽車產業換道新能源實現突圍。在外國專家看來,中國在汽車行業能源轉型過程中,已經成功打造了世界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。

            據法新社報道,電動汽車專家埃利奧特·理查茲說,今年的上海車展已經證明中國品牌“可以在各個方面與所有傳統汽車制造商競爭——性能、質量、舒適性,沒有什么是他們做不到的”,“我認為這個車展標志著內燃機(時代)的終結和電動汽車時代的開始。”德國知名汽車專家、杜伊斯堡汽車研究中心主任費迪南德·杜登赫費爾近期表示,在汽車行業新能源轉型過程中,中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。從汽車電池到汽車軟件、芯片等諸多領域,中國企業的技術都走在全球前列,歐洲汽車企業需要向中國同行學習,中歐雙方協作努力,才能實現共贏。日本本田汽車公司社長三部敏宏近期也對日本媒體表示,中國車商在軟件定義車輛領域取得飛躍式進展,“超出我們的想象”。他直言:“我們已經落后了。”

            突圍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

           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、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張進華表示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,關鍵是技術持續突破。

            當前,我國堅持“三縱三橫”(純電動汽車、混合動力汽車、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為“三縱”,電池、電機、電控為“三橫”)研發布局,已形成完備的新能源整車正向開發體系,基于全新平臺的自主純電動整車綜合競爭力國際領先。突破了百千瓦級大功率、長壽命、寬溫域燃料電池系統關鍵核心技術,實現了燃料電池商用車綜合性能和推廣規模全球領先。智能化、網聯化與電動化加速融合,L2級(部分自動化)輔助駕駛系統在自主新能源乘用車中的應用比例達到50%以上,自主激光雷達、國產大算力芯片等加速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應用。

            進擊 角逐汽車變革“下半場”

            如果說“三電”技術是新能源汽車競爭的“上半場”,那么“下半場”則圍繞智能科技展開。“在全球汽車電動化進程中,我國汽車產業憑借先發優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,但這只是汽車革命的上半場,下半場是基于高新技術的網聯化、智能化、數字化。”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。

           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,工信部將圍繞技術攻關、基礎設施建設等持續發力,加快新體系電池、汽車芯片、車用操作系統等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應用,持續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競爭力和發展質量。

            av影院